当前位置:
虚拟偶像塌房:AI歌姬“私吞”演唱会收入800万
时间:2025-07-02 00:01:08 出处:探索阅读(143)
虚拟偶像塌房:AI歌姬“私吞”演唱会收入800万
虚拟偶像塌房:AI歌姬“私吞”演唱会收入800万
2023年12月,国内头部虚拟偶像企划“星尘Project”爆出财务丑闻——其王牌AI歌姬“星尘”的演唱会收入被运营方私自挪用超800万元。事件曝光后,#虚拟偶像也会塌房#话题冲上热搜,引发对AI艺人商业伦理的激烈讨论。
一、事件始末:从百万打赏到账目异常
据内部审计报告显示,星尘在2022-2023年共举办12场线上演唱会,累计:
- 售票收入:520万元(均价88元/张)
- 虚拟礼物打赏:310万元(单场最高纪录74万)
- 品牌赞助:180万元
但实际转入公司公账仅230万元,差额800万被项目负责人张某通过伪造智能合约分流转入个人账户。直到2023年11月,因税务稽查发现票务系统与银行流水不符才东窗事发。
二、技术漏洞:AI艺人的“监管盲区”
与传统真人偶像不同,虚拟偶像的收益分配存在特殊风险点:
- 数字分身权属模糊:中之人(配音演员)仅获得固定薪资(本案中为8万/年),不参与分成
- 智能合约可篡改:运营方在NFT门票链上记录中修改了收益地址
- 审计滞后性:AI演出成本难以核算(如算力支出仅占收入3%)
行业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虚拟演出市场达27亿元,但78%的企划未建立专门财务监管制度。
三、行业地震:虚拟偶像信任危机
事件引发连锁反应:
- 星尘粉丝群3天内流失42%成员
- 合作品牌方集体发起索赔(预估违约金超2000万)
- B站虚拟区UP主发起权益保护联名信,要求明确中之人分成比例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虚拟偶像“永不塌房”的神话被打破。据艾媒咨询调查,事件后消费者对AI艺人信任度从89%暴跌至53%。
四、破局之道:建立数字时代的“新规则”
专家提出三点解决方案:
- 技术层面:采用不可篡改的分布式账本记录收益流向
- 法律层面:将虚拟偶像IP纳入《著作权法》保护范畴
- 商业层面:推行“中之人+AI”双轨制分成模型
值得关注的是,日本CRYPTON公司(初音未来母公司)已试点“透明化收益池”,每季度公开虚拟歌姬的版权费分配明细。
这场风波暴露出虚拟经济野蛮生长期的制度缺失。当AI开始创造真金白银的价值,人类或许该重新思考:谁才是数字世界的“守夜人”?
分享到: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和图片整理于网络,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 广州南站等19座高铁站试点开通“轻装行” 同城35公里内可预约行李上门取送
- 税务部门前五月处理异地业务突破52万件
- 对面五条狗?男人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当一款回合游戏有了仙府...
- 近日网传武夷山一女游客遭银环蛇咬伤身亡的消息引发关注经当地有关部门核实,该传言存在严重失实情况武夷山景区管理部门表示,景区内近期并未发生游客被毒蛇咬伤事件,更不存在因此导致游客死亡的情况景区安全记录显示,今年以来未接到任何关于蛇类伤人的报告据了解,武夷山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确实存在野生蛇类栖息的情况但景区方面常年采取专业防护措施,包括定期巡查、设置警示标识、配备应急药品等,确保游客安全当地网信部门提醒,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请广大网民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对于恶意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 网传与相关机构公司开展相关课程?中国民航大学发布声明|破谣局
- 种田养鱼?豪宅别墅?在蜀境传说中打造一座个性十足的仙府!
- 青马课堂:安全骑马指南(下)
- 张翠娥:火热心肠,助孤扶弱暖乡亲
- 广州黄埔区创新“链上党建”模式 政企共建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